文/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周仁才 薛琦 万阳 陆晓波九龙配资
在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金融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2015年,上交所推出上证50ETF期权,标志着我国场内期权市场的正式开启。此后,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衍生品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规模屡创新高。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证券)凭借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强大的技术实力,完全自主研发了“新一代衍生品交易、定价及风险管理平台”,这一项目不仅为东方证券在衍生品市场中赢得了显著的竞争优势,更为整个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项目背景与建设意义
衍生品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提升市场效率等多重功能。以期权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是国际上成熟的基础性产品,广泛应用于股票、债券、期货等多个领域。然而,由于标的资产价格变动快、品种多、计量模型复杂,衍生品的交易对系统技术性能的要求高、专业性强。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如何在高频交易环境中实现高效、精准的定价与风险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东方证券作为拥有市场全部12个权益类期权的全牌照主做市商,肩负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随着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市场对全天候、稳定高效的期权做市系统运转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使在国外,大多数金融机构也还是以外购衍生品做市系统平台为主。在之前实践道路上,我公司也引入过国外的做市系统,但随着业务发展,处理效率问题开始显现,在成本、本土化适配和个性化定制上也不够友好。同时国内相关系统建设起步较晚,专业性方面也显不足,这些都成为了影响业务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在此背景下,从2018年起,东方证券决定启动平台的自主研发工作,旨在打造一个面向新一代的专业化、高性能的集交易、定价、风险管理一体的衍生品综合管理平台。
项目建设亮点
1. 业务功能
平台通过多层次架构设计,实现了高效、灵活且全面的功能覆盖,为衍生品交易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图1为业务功能全景图,平台的功能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接入层
行情与交易网关对接:接入层负责与交易所行情网关和交易网关的无缝对接,确保实时获取精准的行情数据,并支持交易指令的高效交互。这种高效的接入能力为平台的交易活动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保障了交易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业务层
做市交易全流程支持:业务层实现了做市交易的全流程功能,涵盖从市场数据的接收、处理到交易决策、执行的各个环节,为做市商提供了完整的交易解决方案。
定价与算法引擎:平台集成了多种先进的期权波动率模型(如SABR模型、WING模型、插值模型等),能够实时构建波动率曲面,为交易提供精准的价格参考。这种强大的定价能力使平台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为交易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自动化交易与智能报价:策略管理和组合管理模块实现了自动化交易功能,支持智能报价策略的制定与执行,以及持仓的精细化管理。平台能够根据市场动态自动调整报价,提高交易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实时风控与智能对冲:平台具备实时风险监控和智能对冲功能,支持跨市场、跨标的、跨期限等多维度风险指标的实时计算,使平台能够在交易过程中及时识别和管理风险,通过自动对冲机制降低风险暴露,保障交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数据层
行情、交易及衍生数据的存储与查询:数据层负责完成行情数据、交易数据以及衍生数据的高效存储和快速查询。通过优化数据结构和存储方案,平台能够确保数据的高可用性和快速访问,为交易决策和风险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2. 技术创新点
(1)高性能消息总线
平台的核心是完全自主研发的QTBus(Quick Traverse Bus)v3.0消息总线系统。该系统基于共享内存技术实现快速、可靠的消息传输和数据同步,具备消息有序队列与订阅推送机制,确保在多个进程间高效、安全地进行通信。该总线采用轻量级设计九龙配资,易于部署和配置,降低了系统的运维成本。
(2)数据缓存技术
平台基于共享内存技术实现了高效的数据缓存服务,对系统内数据提供进程级别的缓存管理、维护与随机访问功能,依靠消息总线服务提供了进程间数据同步功能。通过提供统一标准的数据访问接口,屏蔽数据维护细节,更专注于业务功能的实现,有效降低了应用层开发周期和成本。
(3)低延迟优化技术
金融衍生品市场中,低延迟技术对交易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同样的订单如果报送速度更快就可以更优先成交;当市场行情出现异动时,又可以快速对期权进行重新定价,及时调整挂单,保护自身利益。针对这些需求,本平台通过组播行情、异步机制、可编程高性能的网卡、操作系统内核参数调优以及FPGA技术等软硬件优化,实现了低延迟目标。
(4)全流程管控的一体化交易
平台集成了模块化的期权定价引擎,支持多种定价模型和参数配置,能够根据不同品种和市场场景进行灵活定价。平台提供全面的风险管理功能,支持多类别风控参数设置,实时计算各类风控指标,对新订单进行严格审查,确保交易合规。平台提供高度定制化的交易与数据处理解决方案,支持策略从创建、部署、回测验证到优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5)基于金融工程和人工智能的算法创新
针对衍生品的定价,平台采用了传统定价模型与创新算法的结合,不仅实现了BS、Heston、Wing等传统期权定价模型,同时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与传统定价模型进行融合建模,有效提高了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项目特色
1. 自主研发与知识产权
该平台由东方证券自主研发,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平台不仅解决了国外系统在性能和成本上的瓶颈问题,还为东方证券在衍生品市场中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通过自主研发,东方证券能够根据业务需求灵活调整和优化平台功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提升业务竞争力。此外,自主知识产权也使得东方证券在技术上不再依赖外部供应商,避免了因技术“卡脖子”带来的风险。
2. 自主可控信创方案的支持
平台的硬件、数据库和操作系统全面支持自主可控信创方案,有力解决了技术上被“卡脖子”的问题,为金融行业的自主可控发展提供了示范。在当前国际形势下,自主可控替代成为金融行业的重要趋势。东方证券通过采用自主可控硬件、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不仅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还降低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为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靠的自主可控解决方案。
3. 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项目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创新,还在金融工程和人工智能算法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通过将传统金融理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平台在衍生品定价和风险管理方面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例如,平台集成了多种先进的期权定价模型,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优化定价模型的参数估计,提高了定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此外,平台还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市场趋势分析和风险预测,为交易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全流程管控的一体化交易
平台实现了从行情接入、策略生成、交易执行到风险管理的全流程一体化管控。这种一体化设计不仅提高了交易效率,还降低了操作风险。例如,平台的策略管理模块支持用户自定义交易策略,并提供多种编程语言接口,方便用户根据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策略。同时,平台的实时风控模块能够实时监控交易风险,自动执行对冲操作,确保交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 高度灵活性与业务适配性
平台支持多层次配置管理,用户可以根据不同品种、不同月份的合约配置不同的定价模型和参数,提高了平台在不同市场场景下的适配性。例如,平台支持用户根据ETF期权标的资产的不同,灵活切换采用股指期货或ETF基金作为基础资产定价,甚至可以采用用户自定义的基础资产价格算法。这种灵活性不仅满足了多样化的业务需求,还提升了平台的市场竞争力。
实践价值与应用效果
1. 业务规模与收益增长
自平台上线以来,东方证券的做市业务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75%,收益复合增长率达24%。在2023年度做市商评级中,期权做市获得上交所年度AA最高评级;基金做市业务荣获深交所年度AA最高评级。这些成绩不仅体现了平台的高性能和稳定性,还展示了东方证券在衍生品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2. 市场影响力与行业认可
平台的高效性和稳定性为东方证券在衍生品市场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公司为多个交易所的数百个合约提供实时双边报价服务,有效连续报价时间超过90%,报价质量较优,多次获得交易所荣誉。例如,深圳证券交易所2023年度期权优秀做市商奖、上海期货交易所2022年度做市业务金奖等,这些荣誉充分证明了平台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3. 服务实体经济与绿色金融
东方证券通过平台积极开展商品期货与期权做市业务,服务实体经济。2023年,公司首次开展郑商所的期权做市业务,并获得8只商品期权的做市商资格,为服务实体经济和助农树立了典范。此外,东方证券还积极参与绿色金融业务,为南方沪深300ESG ETF提供做市服务,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4. 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新一代衍生品交易、定价及风险管理平台的成功应用,为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其高性能、高可用、易扩展的特点,为其他金融机构在类似项目中提供了参考。例如,平台的微服务架构和共享内存消息总线技术,为金融机构提供了高效、灵活的技术解决方案;而平台的自动化交易和智能风控功能,则为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5. 助力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作为首批科创50ETF基金的主做市商,东方证券通过平台积极布局科创板市场与产品服务。随着2023年科创100指数的推出,东方证券陆续成为多只科创板ETF的主做市商,为科创板投资的风险管理、吸引长期配置资金与科技创新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这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不仅体现了东方证券的战略眼光,也展示了平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东方证券将继续深化技术与业务的融合,进一步优化平台功能。未来,平台将探索更多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场景,提升定价模型的精准度和风险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同时,东方证券也将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推动金融科技创新成果的广泛应用。
(此文刊发于《金融电子化》2025年4月上半月刊)
鸿岳资本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